改进传统混养模式科学放养鱼种

2014-09-04 cheng


春回大地,气温回升,万物复苏,鱼类即将结束越冬期进入正常生长阶段,渔民朋友们应抢抓早春时节水温低,鱼类鳞片紧密,便于搬迁运输的有利时机,完成鱼种的投放、补放和品种余缺调剂,最大限度地延长鱼类生长期,提高养殖产量,为全年渔业丰收打牢基础。
在鱼种投放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这是获取良好效益的关键。特别是在当前水产品市场呈现出总体供需平衡,部分产品过剩,价格平稳,比较效益下降的新形势下,只有改革传统放养模式,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拓展利润空间,才能增强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摆脱效益滑坡的困境。总结近几年来渔业生产的实践经验,鱼种放养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改高密度放养为合理密养。从系统工程的原理来看,制约养殖产量提高的因素较多,因而不宜盲目提高放养密度。鱼种放养密度必须根据资金状况(不仅要考虑鱼种费用开支,还要计划日后的饲料投入费用)、鱼种来源、养殖技术等综合因素而定。保持合理的放养量,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发病和泛池死鱼的有效措施。生产实践证明,放养密度过高容易导致水质条件恶化,鱼类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低,发病率和泛池死鱼事故明显增多;药物和饲料等费用骤增,效益难以提高。譬如,水深2米的精养渔池,鱼种放养量控制在600/亩~800/亩,与放养量超过1000/亩的相比,不仅避免因水体载鱼量过大,出现食料、溶氧不足抑制生长和泛池死鱼的情况,而且鱼种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分别提高19%23%,防病药物开支减少72%以上。尽管养殖产量略低,但上市商品鱼个体较大,销售价格高,利润反而增加。因此,鱼种放养量以不超过800/亩为好。
二改大规格放养为适宜规格。鱼种规格是指鱼种个体大小。放养规格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生产成本、养殖存活率、增重率和上市商品鱼个体大小,对养殖经济效益影响较大。长期以来,在鱼种放养规格上存在着一种误区,认为投放大规格鱼种或斤两鱼种,存活率高,增重快,养殖产量高。其实不然。一般来说,在养成商品鱼符合上市规格而不影响销售价格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放养鱼种的规格,能显著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因为鱼种越小,用于鱼种的开支越低。而且生长速度也越快,增重率和饲料利用率也较高,能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虽说鱼种放养规格没有严格的限定,但从提高养殖效益的角度来看,不宜投放个体较大的斤两鱼种。可将放养规格与放养密度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一般放养密度低,鱼种生长快,规格相应减小。采取倒算账的方式来确定放养规格较为合理,通常以鱼种增重七八倍达到商品鱼为好,速长品种和热带鱼可高于这一标准。
三改传统混养为主导型配比放养。主导型配比放养俗称主养模式,它能弥补多品种、多规格传统混养模式存在的不能根据鱼类营养需求配制相应的饲料进行强化喂养,鱼类生长速度慢,饲料利用率低,大小鱼之间争食矛盾突出,养殖存活率低,鱼产品以大路货为主,缺乏市场竞争力而大量压塘等缺陷。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一个经济价值高的主养品种,投放量占80%以上。搭配20%的肥水性鱼类,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控制水质肥度,防止养殖环境恶化,危害鱼类生长。投放的肥水性鱼类在不需施肥,不影响主养鱼产量的前提下,每亩水面可增加100千克左右鱼产量,渔民称之为80∶20合理配比模式。这种模式经过总结提高,又发展成80∶15∶5模式,即产量的80%是一种受消费者青睐的鱼,15%为肥水性鱼类,5%为肉食性鱼类。在主养池中放养少量肉食性鱼类,吞食一些经济价值不大的小杂鱼,既减少了它们与主养鱼的争食争氧,又可将其转化为价值高的优质鱼,增加了养殖效益。主养模式的特点是适应能力强,产品基本无积压,养殖效益高,其利润是混养模式的1倍~2倍。主养模式保留了传统混养模式的特点,还具有以下优势:一是能因地制宜的选择本地区适销对路的品种作为养殖对象,投资回报率高,避免了因产品滞销积压带来的经济损失。二是能够根据主养鱼类的营养要求,投喂适宜于鱼类生长的饲料,不仅鱼类生长速度快,而且饲料营养效率高,可大幅度提高养殖产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三是可避免或减轻大小鱼之间争食和相互排斥的生存竞争压力,养殖存活率高。据试验,主养池比混养池养殖存活率高5%~7%,还便于水质管理和鱼病防治,泛池死鱼和发病死鱼的现象比混养池大为减少。

电话联系
地址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