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乌鳢人工繁殖技术

2014-03-20 cheng

白乌鳢(OpniocepnalusargusvarKimnra)又叫白乌鱼,俗称白乌棒,隶属鲈形目,鳢科鳢属。肉质细嫩,少刺。白乌鱼体色白,体态秀美,耐低氧,味道鲜美。白乌鱼药膳可催乳,生肌活血,是产妇及老幼的滋补珍品。白乌鱼的肌肉组成:水分77.90,粗灰分1.10,粗蛋白20.69,粗脂肪0.76,与另外一些淡水名贵鱼比较:粗蛋白含量高于大口鲇(14.85),粗脂肪低于大口鲇(3.22),说明白乌鱼是一种低脂高蛋白的中高档名贵经济鱼类。白乌鳢生物学特征白乌鳢的生物学特征与乌鱼大体相同,惟有肤色有异:白乌鳢白色,乌鱼黑色(因而有黑鱼之称)。形态特征白甲乌鳢体色白,身体呈棒形,头部扁平,头部鳞片较大,尾部鳞片细,背鳍条47,臀鳍条38,侧线鳞63,鳃耙数13,脊椎骨55,体长为体高的7.8倍~8.2倍。(1)生长白乌鱼生存适温0℃39℃。最佳生长水温25℃28℃12℃基本不摄食。具鳃上辅助呼吸器官,适宜pH值为6.09.0,喜集群,善跳跃,易钻泥,夏季增重最快,日增重率为3%。(2)习性口端位,齿分布上颚两侧,下颚前部;肉食性,鱼苗阶段要互相残杀,可驯食配合饲料。池塘养殖白乌鱼两年可达性成熟,其性腺发育周期2月~3月多数鱼卵为期,3月~4月进入期,5月~7月为期,即产卵期,8月份又逐渐回到期。体长为30厘米~35厘米的亲鱼怀卵量为1.5万粒左右,每克鱼卵为8粒,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logW=3.032logL-1.9433,个体繁殖力Y(千粒鱼卵)与体长关系式为Y=2.68532-79.08513。人工繁殖技术亲鱼培育选择水源好的池塘条件,池塘大小以60平方米~100平方米为宜,池高1.5米,水位1米,应有防逃设施,池中应有水草或水葫芦,起遮荫,调温作用。白乌鱼具鳃上呼吸器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放养密度可高于一般的鱼,每平方米可放1尾~2尾体重为2千克~2.5千克的亲鱼,雌雄比例为1∶1。白乌鱼为肉食性鱼类,亲鱼的饵料一般利用池中小杂鱼,以及一些低质鱼苗进行投喂,还可以投喂陆生蚯蚓、水蚯蚓、泥鳅等,投饵率一般在体重的3%5%。产卵前,产卵期经常冲换池水,保证池水清新,使之亲鱼正常发育。催产和孵化在生殖季节,雌鱼腹部膨大,有弹性,生殖孔微红稍突,雄鱼生殖孔内陷。一般选用体色较白,体质健壮,成熟度较好的亲鱼即可。催产剂有鲤、鲫脑垂体(PG)和绒毛膜激素(HCG),按每千克体重PG1克,HCG18002000国际单位,分一次性或两次注射,雄鱼剂量减半,雌雄比例1∶12∶1。效应时间与水温的高低有关,水温在22℃23℃时为26小时~36小时;24℃25℃时效应时间为25小时~30小时;26℃30℃时为18小时~22小时。一般尽可能控制在黎明前产卵。乌鱼产卵需要环境安静,产卵时一受惊吓,会终止产卵。把受精卵置于孵化箱内,孵化设施控制水体交换量,每小时循环水量在50立方米,控制水温22℃27℃,溶解氧控制在4毫克/升以上,pH7.08.0。室内孵化避免了室外孵化的不利因素:如光照,由于卵浮于水面,强幅射使胚胎死亡;敌害,其它野杂鱼食鱼卵,只要保证孵化的有利条件,孵化率可达90%。也可用静水孵化。苗种培育技术刚孵出的仔鱼,体色黑,漂浮于水面或侧卧于水草或悬浮物边上,集群于池边、池角,静而不易动。卵黄囊占体长的一半左右。待卵黄囊逐渐消失,鱼苗能平游时,将其转入室外鱼苗池培育。鱼苗培育放养量一般按每平方米200尾~400尾放养。此时池中水应鲜活,有充足的适口水蚤,否则鱼苗会因缺食而互相残杀。在这个阶段,鱼苗的鳃上呼吸器官尚未发育完善,其呼吸完全靠水中溶氧,所以这时水质要保持良好,鱼苗成活率高、生长快,关键在于水中充足的溶氧和丰富的适口饵料。在鱼苗培育阶段要清除敌害,如青蛙、水蜈蚣,这样经过12天~25天的培育,鱼苗长度可达5厘米~8厘米,体色由黑色从头顶部开始逐步变为白色。此阶段鱼苗辅助呼吸器官发育完善,活动力很强,摄食量也不断地增加。随着鱼苗生长发育、个体增大,池中密度增加,这时应过筛,分级转入鱼种池进行培育。鱼种培育培育池25平方米~60平方米,水深0.5米~0.8米,按每平方米50尾~80尾放入5厘米长的鱼苗,投喂水蚯蚓和陆生蚯蚓、沙蚯蚓以及低质鱼的水花,如草鱼等。喂白乌鱼要少吃多餐,由于该鱼有摄食贪婪,暴食的不良习惯,如一次投喂过多,会引起暴食死亡。池水要勤换,一般一个星期从底部放水三分之一,再从进水口注入新水,这样使之有一个舒适的生存环境,方能正常生长发育。经过25天~30天培育,鱼种规格可达8厘米~13厘米。采用下列关键技术提高苗种成活率:改良水质,保持池水鲜活;合理放养密度,选择适口饵料;定期筛选鱼苗,保持规格相对一致。成鱼养殖白乌鱼适应能力强,既可单养,也可套养。套养白乌鱼能够追食池内小野杂鱼,能减少池内饵料浪费,减少池中的溶解氧消耗,提高鱼产量。由于口径比大口鲇小,对养殖的商品鱼不形成威胁,所以各地的养殖户都能接受选用这种鱼作为套养的好品种。池塘条件养殖条件:土池、石砌池均可养殖,水深1.5米~2.0米,池深2.0米~2.5米,适合生产管理的面积在1亩~1.5亩为宜,池子进排水要方便,进排水口及四周要设置防逃设施。放养前必须做好池塘清整工作,一般用生石灰,按每亩泼洒100千克~150千克生石灰浆水,做到泼洒不留死角,消毒后1星期进水,进水10天左右可以放养。养殖技术:放养规格10厘米以上(3寸~5)放养时尽可能控制规格一致,放养时用3%5%的食盐水浸泡10分钟~12分钟后再下池。放养密度按每平方米2尾~3尾投放,即每亩1500尾~2000尾左右。饵料的投喂种类:一是鲜动物饵料,如小杂鱼、小鲫鱼、麦穗鱼、餐条;二是鲜鱼肉糜与粉状配合饵料,拌鳗鱼饲料投喂。投喂方法采用四定即定时、定量、定质、定位。投饵量为鱼体重的6%10%,随鱼体重增加逐渐下降到6%左右,投喂时可见到集群抢食,有的会跳出水面的热闹场面。在整个饲养阶段,要坚持巡塘,一是看防逃措施是否得当,二是观察鱼的活动是否正常,三是看水质的变化情况。尤其是高温季节,水质的变化频繁,易发黑发臭,这时应勤交换池水,做到三天一小换,换去1/3的池水,10天~15天一大换,换去2/3的池水,保持水质清新,冬季和高温季节水位相对升高,使之保持水温相对稳定。在保证了白乌鱼的一定养殖条件下,放养16厘米~20厘米的鱼种,经过5个月生长,成活率80%以上,亩产可达500千克以上。白乌鱼在7月~10月是主要生长期,尤其是9月为最佳,7月~9月平均水温在21.4℃30.8℃的范围,在这个阶段应抓住时机,加强培育,使之发挥出最佳生长效果。

电话联系
地址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