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新突破,轻松应对恶劣天气!
嘿,哥们儿,最近在琢磨那个深水抗风浪网箱的事儿吧?说实话,这玩意儿以前真是个头疼玩意儿,刮风下雨的,看着那些网箱在浪里扑腾,心里那个急啊。不过话说回来,这几年技术确实是进步了,搞出了一些新花样,让这养殖变得轻松不少。今天咱就聊聊这新突破,都是些实在的操作经验,希望能帮到你。
你想想,以前那种浅水网箱,风一大浪一急的,别说鱼了,连网箱本身都跟着遭罪。轻则晃荡得厉害,鱼在里面容易撞伤,饲料也撒不均匀;重则啊,极端天气下,网衣被扯坏、结冰挂住,甚至整箱都被掀翻,那损失可就大了去了。而且你还得天天盯着,风一紧就得起早贪黑去加固,累不累啊?
现在这深水抗风浪网箱,最大的好处就是能下到深水区。一般得选个二三十米深,甚至更深的地方。为啥?深水的好处多啊。首先,水深了,风浪对网箱的直接影响就小了。你想啊,浪花再大,也掀不翻二三十米深的网箱吧?其次,深水区水流相对稳定,溶氧也高,对鱼虾蟹的生长是好环境。再说了,深水区也相对人少,网箱被偷的可能性小不少。
但这深水网箱也不是随便就能搭的。我跟你唠唠我看到的、也尝试过的几个关键点,都是能立马用上的干货。
第一,选址,选址,选址!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这可是定成败的关键。你得找个水深、水流畅、底质好、避风的地方。怎么选?拿个鱼竿,或者租个小船,亲自去转转。看看哪个位置,平时风浪影响小,水流又不会太急,底下又不太泥泞。最好能选个有暗流或者湾口的地方,这样风浪来的时候,水流的顶托作用能大大减轻网箱的晃动。别光看表面,得下到水下看看底质,要是底泥太软,网箱的基座就不好做,容易陷。底质最好是硬质的,比如岩石或者沙底。
第二,网箱结构要扎实。 深水网箱,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得能抗住压力。我建议你用高强度、大网目的网片。网目大点,阻力小,水流通畅,溶氧好,鱼也跑不出来。网衣的材质也要讲究,得抗老化、抗磨、抗紫外线。现在市面上有那种特种尼龙线或者聚乙烯线,结实耐用,可以用得久点。再一个,浮标和沉标的材质也很关键。以前用木头、水泥块的,现在都用高强度塑料浮球或者玻璃钢浮筒,轻便又耐用。沉石呢,最好用块状的,沉得稳,还不易被水流冲散。整个框架,特别是上面的连接部分,要做得牢固,别到时候风大,连接处先散架了。
第三,浮沉比要搞对。 这是个技术活儿。浮沉比就是浮力跟总重量的比例。这个比例太重要了,它决定了网箱在水中的姿态。太轻了,风浪一来就往上飘,鱼容易缺氧;太重了,网箱埋在水里太深,水流不稳定,鱼也容易得病。一般得根据水深、风浪大小、养殖品种来调整。你可以先设计一个理论值,然后搭起来后,根据实际水情和网箱晃动情况,再微调。比如,风大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一点沉石,让网箱坐深一点,增加稳定性。
第四,抗风浪装置得跟上。 这是新突破的关键所在。以前就是一网衣,现在得加些“保镖”。最常见的就是那种抗风浪斜拉索。就是在网箱的上部,顺着风向来拉几根钢索,固定在岸上的锚桩或者固定在深水区的基座上。这玩意儿作用可大了,风一来,它就能把网箱往旁边拉,限制住它的漂移和晃动,就像给网箱系了根绳,让它老老实实待在原地。斜拉索的角度、长度、拉力都要设计好,别太松,也别太紧。太松了起不到作用,太紧了可能把网箱勒坏了。还有一种,就是在浮标之间增加一些连接杆,形成一个小小的框架,也能增加网箱的整体刚性,减少晃动。
第五,智能监测系统,这可是省心的大杀器。 你知道现在科技多发达吗?搞个智能监测系统,风、浪、流、水温、溶解氧,甚至鱼的活动情况都能实时监控。你不用天天蹲在岸边看着,手机或者电脑上就能知道情况。系统还能自动报警,比如风大到一定程度、溶氧过低的时候,它会自动提醒你。甚至有些高级的系统,还能根据实时数据,自动调整网箱的姿态,比如自动增加沉石,或者调整斜拉索的拉力。这玩意儿一开始投入可能高点,但长期看,能省多少事儿啊!你想想,刮个台风,你不用半夜起来加固,在家睡个安稳觉,第二天看看手机,一切正常,多爽!
第六,日常管理不能省。 网箱抗风浪了,不代表就可以完全不管了。日常的清洁、投喂、病害防治一样不能少。深水网箱,水交换是好了,但有些附着生物,比如藻类、苔藓虫,依然会大量生长。这些生物多了,会覆盖网衣,影响水流通畅,导致缺氧。所以,得定期清理网衣。怎么清?可以用水枪,也可以人工下去刮。现在有些地方还用机器人,自动清理,那更是省力。投喂也要讲究,深水区水流可能不均匀,得根据水流情况调整投喂点和投喂量,避免饲料堆积。病害防治也一样,深水环境虽然好,但有些疾病,比如寄生虫,也容易爆发。得加强观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第七,选择合适的养殖品种。 不是所有鱼虾蟹都适合深水网箱养殖。你得根据你当地的气候、水深、水流条件,选择那些适应性强、抗风浪能力好的品种。比如,一些冷水鱼,像虹鳟、大西洋鲑,它们本身就不怕冷,也不怕风浪,在深水网箱里长得挺好。还有一些底栖性的鱼类,像部分鲤鱼、鲫鱼品种,它们大部分时间待在海底,水面的风浪对它们影响不大。虾蟹类,像大闸蟹,它们有蜕壳期,那段时间对环境要求高,深水网箱稳定的环境对它们是好地方。但也有一些品种,比如对溶氧要求特别高的,或者喜欢漂浮的,可能就不太适合。你得做足功课,选对品种,事半功倍。
第八,应急预案,必须得有。 好了,你把网箱搭好了,设备也装了,万一还是遇到了极端天气怎么办?所以,应急预案是必须的。提前想好,风大到什么程度要停止投喂,什么程度要派人去看一看,什么情况下要启动应急增氧设备,甚至极端情况下,如何安全转移网箱里的鱼虾蟹。这些都要写下来,培训好相关人员。比如,可以准备一些应急的浮标、沉石、备用网片,放在方便取的地方。还得和当地气象部门、海事部门保持联系,及时获取最新的天气预警信息。
你看,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操作经验。以前可能觉得深水网箱是高科技,是负担,现在有了这些新玩意儿和新思路,其实也没那么难。关键在于,你得动脑筋,结合实际情况,一点点去尝试、去改进。别怕麻烦,一开始可能磕磕碰碰,但一旦搞明白了,以后养殖就真的轻松不少,风险也小多了。
说到底,养殖这事儿,就是个不断摸索、不断进步的过程。现在深水抗风浪网箱给了我们更好的工具,我们能做的就是用好这些工具,把管理也跟上,才能真正把风险降到最低,把效益提上去。希望我这些叨叨的能帮到你,祝你在深水网箱养殖路上越走越好!有啥不明白的,咱们再交流!